红外分光光度测油仪的工作原理基于红外分光光度法,通过测量油类物质在特定波数下的特征吸收峰来计算其浓度,其流程可分为萃取分离与光谱定量分析两部分,具体如下:
一、萃取分离:提取目标油类物质
萃取过程:
水样中的油类物质(包括石油类和动植物油)通常以分散态或乳化态存在。仪器采用四氯化碳或四氯乙烯等有机溶剂对水样进行萃取,通过摇晃或振荡使油类物质从水相转移至有机相,形成含油萃取液。
分离纯化:
总油测定:直接取萃取液测量,结果为总含油量(C总)。
石油类测定:向萃取液中加入硅酸镁(吸附剂),通过吸附作用脱除动植物油等极性物质,保留石油类成分,再对净化后的溶液进行测量,得到石油类浓度(C石油)。
动植物油计算:通过差值法计算动植物油含量,即C动植物 =C总?C石油
二、光谱定量分析:基于特征吸收峰的浓度计算
红外吸收原理:
油类物质分子中的化学键(如C-H键)在红外光区具有特征吸收峰。当红外光照射样品时,特定波长的光吸收,其吸收强度与油类浓度成正比,符合比尔定律。
仪器通过测量以下三个关键波数下的吸光度,实现油类物质的定量:
2930 cm?1:对应CH?基团中C-H键的伸缩振动,反映烷烃类成分。
2960 cm?1:对应CH?基团中C-H键的伸缩振动,反映支链烷烃或环烷烃成分。
3030 cm?1:对应芳香环中C-H键的伸缩振动,反映芳香烃成分。
通过多波数联合分析,可覆盖石油类物质的主要组成成分(烷烃、环烷烃、芳香烃),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抗干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