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毒素检测仪的具体使用方法如下:
一、前期准备
仪器与配件检查
确保检测仪、恒温孵育器、移液器、离心机、电子天平等设备处于良好状态,并已预热和校准。
检查检测卡、样品提取液、稀释液等试剂是否在有效期内,并恢复至室温(避免低温导致反应异常)。
准备干净的离心管、枪头、自封袋等耗材,避免交叉污染。
样品准备
代表性取样:选取300-500g样品(如粮食、饲料),粉碎至90%颗粒通过20目筛,确保均匀性。
称量:准确称取5±0.05g粉碎样品,置于50mL离心管中。
提取液添加:根据检测项目加入适量提取液(如25mL纯水或50%乙醇),振荡提取3分钟,使毒素充分溶解。
二、样品处理
离心分离
振荡后静置数秒,取1mL提取液至2mL离心管中,以4000转/分钟离心2分钟,分离上清液。
稀释上清液
根据检测项目要求稀释上清液。例如,呕吐毒素检测常用比例为100μL上清液+1000μL稀释液。
使用漩涡振荡器混匀稀释液,确保浓度均匀。
三、检测卡加样与孵育
加样
用移液器吸取100μL稀释后的样品液,缓慢滴加至检测卡加样孔中,避免产生气泡。
孵育反应
将检测卡置于恒温孵育器中,设定温度37℃,反应8-12分钟(具体时间根据仪器要求调整)。
孵育过程中确保温度稳定,避免外界干扰。
四、仪器检测与读数
插入检测卡
孵育结束后,将检测卡插入检测仪的检测插口中,确保接触良好。
自动检测
真菌毒素检测仪自动扫描检测卡上的荧光信号(或胶体金标记),依据内置标准曲线计算毒素浓度。
检测时间通常<10秒,结果以浓度值或含量形式显示。
五、结果分析与记录
结果判定
将检测结果与国家标准(如GB 2761-2017)或行业标准对比,判断是否超标。
若结果超出定量范围上限,需用提取液稀释样品后重新检测,并乘以稀释倍数得到浓度。
数据记录与
记录样品信息、检测方法、结果、判定结论等,生成检测。
可通过仪器内置打印机输出,或通过USB、Wi-Fi上传至监管平台。
六、后续处理
仪器清洁与维护
检测完成后,清理仪器和配件,保持清洁卫生。
定期校准仪器,更换耗材(如检测卡、枪头),确保稳定性。
废弃物处理
剩余样品和废弃物需按环保要求妥善处理,避免污染环境。
注意事项
操作规范:严格遵循说明书步骤,避免随意更改参数(如孵育时间、温度)。
防污染:取液滴管不可混用,检测卡避免受潮或触摸中央膜面。
环境要求:检测环境需清洁,避免强光直射或高温影响结果。
安全防护:操作时佩戴手套,避免直接接触样品和试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