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恒温槽作为一种能够提供稳定低温环境的设备,正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广泛应用于生物科学、化学研究、材料科学、物理实验等众多领域,为各类实验和生产过程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下面介绍下低温恒温槽的结构组成:

  1.制冷系统:制冷系统堪称低温恒温槽的心脏,其性能优劣直接决定了设备能够达到的较低温度以及温度控制的稳定性。压缩机作为制冷系统的动力源泉,通过机械压缩作用提升制冷剂的压力和温度,为后续的制冷循环奠定基础。冷凝器的作用是将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冷却液化,在此过程中,制冷剂将热量传递给外界环境,实现热量的散发。膨胀阀则像是制冷系统中的“流量调节阀”,它准确控制进入蒸发器的制冷剂流量,确保制冷剂在蒸发器内能够充分蒸发吸热。蒸发器是制冷系统中实现制冷效果的关键部件,制冷剂在蒸发器内蒸发时,从周围环境吸收大量热量,从而使槽内温度降低。不同类型和规格的低温恒温槽,其制冷系统的具体配置和参数会有所差异,以满足不同用户对温度范围和制冷量的需求。

  2.温度控制系统:温度控制系统是低温恒温槽实现准确温度控制的关键所在。温度传感器通常采用高的铂电阻(如PT100)等,具有灵敏度高、测量准确的特点,能够快速且准确地感知槽内温度的细微变化。控制器作为整个温度控制系统的控制单元,内置先进的控制算法,如PID(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算法。这种算法能够根据温度传感器反馈的实际温度值与设定温度值的偏差,自动调整控制信号,使制冷系统的运行状态与当前温度需求相匹配,从而实现高的温度控制。执行器则负责将控制器发出的控制信号转化为实际的操作动作,如调节压缩机的转速、控制膨胀阀的开度等,以确保温度控制系统能够准确无误地执行温度调节指令。

  3.槽体及保温层:槽体是用于装载实验样品或工件的容器部分,其材质和结构设计对设备的性能和使用寿命有着重要影响。通常,槽体采用不锈钢或其他耐腐蚀材料制造,这是因为在低温环境下,尤其是涉及一些化学实验或工业生产过程时,需要槽体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和耐腐蚀性,以防止槽体被腐蚀损坏,确保实验或生产过程的安全可靠进行。保温层则安装在槽体的外侧,其主要作用是很大限度地减少外界环境与槽内低温环境之间的热量传递。优良的保温材料,如聚氨酯泡沫、玻璃纤维等,能够有效地阻止热量从外界传入槽内,或者防止槽内的低温热量散失到外界环境中,从而大大提高了槽内温度的稳定性,减少了制冷系统的能耗,使低温恒温槽能够更加快速、稳定地运行。

A1.jpg

  4.循环系统:循环系统在低温恒温槽中承担着确保槽内温度均匀分布的重要职责。它主要由泵、管道和阀门等部件组成。泵作为循环系统的动力设备,将槽内的低温液体通过管道输送到需要冷却的部位,如放置实验样品的区域或者参与生产工艺的特定部件。低温液体在流经这些部位时,会吸收周围环境的热量,自身温度逐渐升高。随后,升温后的液体通过管道回流到槽体,再次被制冷系统冷却降温。通过这样不断的循环流动,循环系统能够使槽内不同位置的温度保持相对均匀一致,避免出现局部温度过高或过低的情况,为实验或生产提供一个温度均匀性良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