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液中的颗粒污染物可能会对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造成严重影响,为了及时监测油液中的颗粒污染物,油液颗粒计数器应运而生。那么,油液颗粒计数器如何检测颗粒污染物的呢?

  油液颗粒计数器采用的是光阻(遮光)法计数原理。这一原理是由国际液压标准委员会建议,是一种常用的油液颗粒计数方法。

  具体而言,光阻(遮光)法计数原理是通过检测油液中颗粒对光线的遮挡程度来实现颗粒计数的。工作时,油液样品经过预处理后,被注入到设备的检测通道中。

  在通道内,油液会流过一个光源和一个光敏检测器之间的空间。油液中存在污染物颗粒时,这些颗粒会在光源和光敏检测器之间产生遮挡效应。光线穿过油液时,颗粒会阻挡部分光线的传播,导致光敏检测器接收到的光信号强度发生变化。

  根据光信号强度的变化,设备可以准确地计算出油液中颗粒的数量和大小。

  油液颗粒计数器之所以被广泛应用,是因为它具有诸多优势。

  首先,它体积小、质量轻,易于携带和操作。

  其次,检测速度快,可即时获得测试结果。

A4.jpg

  再次,高、重复性好,能够满足工业生产对颗粒污染物的严格要求。

  此外,油液颗粒计数器还内置了微水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可同时检测油液中的水含量和温度,为评估油液质量提供了便利。

  总的来说,油液颗粒计数器通过光阻(遮光)法计数原理,实现了对油液颗粒污染物的快速、准确检测。其有效、便捷的特点,使其在各种工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为维护设备正常运行提供了重要保障。